家长经验分享:选择工大附中之后
以下是一位家长就自己孩子选择就读西工大负重之后的经验之谈,家长们值得一看,为孩子提早准备。
娃儿回来经常和爸爸聊天,讲些班级里的事情,更多的是用从老师那听来的东西和爸爸切磋。爸爸在家从来不理会学习的事情,通过交流最大的感受就是,各科的老师知识都非常丰富,不仅仅是课堂。娃儿有很多个偶像,想和美术老师一样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徒步,想和音乐老师一样1234567样样精通,想和语文老师一样带着自己的思想纵横驰骋,想像数学老师一样,做事干脆利落没泥没水。
2.老师对娃
学校的老师都是一对60.要说每个孩子都关注的细细的,肯定不可能。初一感觉老师更多关注的是学习态度有问题的娃。多以鼓励为主,再加点小鞭策。妈妈的感受,分数高的和分数低的,老师都一视同仁,没有明显的偏向。家长会会对进步的同学进行集中表扬,说明老师看到了娃儿们的努力。娃的感受是,老师对谁都还行,没太多其他的感觉。
3.学习
进入初中,7门课。真正重视的还是语数英。其他在心里认为是副科。语数英不必多说,副科是娃儿最喜欢的科目,我想,一方面娃儿给自己一个放松的空间,一方面,老师讲的能够抓住娃儿们的心,感兴趣了,也就自然喜欢了。
进入初中的变化。小学通常是妈妈在屁股后面跟着,该这了,该那了。初中更多的是娃儿自己安排自己的时间。基本认清学习是自己的事情,要我学,成为我要学。每次都给自己设定一个超越的目标,下次实现他。学校学习氛围促使着娃儿自己要求着自己。
4.难度
很多家长都担心学校讲的太简单,总想追求难题。包括自己也一样,总觉得会做难题就踏实,要不总觉得没底。
有老师曾经说过,没有基础的大厦,那是空中楼阁。学校讲课偏重基础,我想这个教学都是有要求的,考试范围都在大纲要求之内,老师课内讲的知识对付目前的中考也应该是足够的。
5.考试
学校每次大练考的试卷出题都是分几个梯度。低中高,拔高题,基本就是压轴题。
考试会感觉出题难,平时学的简单。简单题也就是基础题,娃儿也不能保证这些基础题每次都全部做对。基础题和中档题如果保证每次都正确,分数也会很不错。
难题。对待难题,我是感觉这不正是一次课内拓展的机会嘛。因为试卷会仔细讲解,尤其后面压轴题,这也是在课内基础上拔高的一个延伸。
6.平行班
特色是平行班,这是学校的优点,也是她的缺点。参加了高年级的论坛讲座。对学校的平行班进行了重新的解读,重新的认识。优点缺点,就看家长要占在哪个立场说话,说优点,能给列出来一百条,因为你认定了这是他的优点。要是说缺点,也能列出来一百条,以为你已经认定了他的缺点。
通过几次考试,隐形重点基本就是想象。唯一不同的是不同的老师代班的风格不同,班级多少有些差异,不大。
7.同学
没进学校之前,觉得自己学的还可以,进了学校之后,发现自己就是个渣渣。牛娃无处不在,只有想不到的,没有做不到的。七门学科,除了语文,其他科目总有满分。看着分数,也看到了差距。
同学之间相互讲题。不会的同学只要发问,会有几个同学忙着给讲,学习的氛围不用担心,只要想学,随处是老师。
8.压力
选择以升学为主旋律的娃儿,压力总是有的。关键是如何化压力为动力,如何减压。看着前面优秀的同学,那是娃儿的努力方向,前进的动力,看着后面一排排分数稍低的同学,让自己感到欣慰,我领先好多那…这也许能算是平行班的一个优点吧。
压力,永远来自内心的那一份追求。
9.课外班
很多家长把学生是否上课外班,来衡量一个学校老师负责的程度。也许有一定道理。综合来看,全市补习班孩子的分布,五大居多。具体不深究。存在即为合理。
我家娃儿在上课外班。在和那些没上的娃儿比,就没有优势。根据学校的成绩,课外班没有明显的优势。学的好的娃儿很多都是没有报任何课外班的。也许是初一优势还没彰显。
课外班因人而异。不排斥不推崇。